
"寻找救命恩人!2024年10月15日下午3点炒股开户在线股票配资平台,在人民路地铁站外救助晕倒老人的年轻男子,请您看到此信息后联系我们!"
张浩站在公交站台前,盯着对面商场外墙上那条巨大的红色横幅,整个人都僵住了。
横幅上,还有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,虽然不太清晰,但他一眼就认出来了——那是他。
18天前,他跪在地上给那个老人做心肺复苏的场景。
"找到了!就是他!"
突然,身后传来一个女人激动的声音。
张浩猛地回过头,看到一个穿着黑色外套的中年女人正指着他,旁边还站着两个男人。
"你就是那天救我爸的人?"女人快步走过来,眼睛红红的。
张浩的第一反应是转身就跑。
但他的腿像灌了铅一样,怎么也迈不开步子。
"你别走!我们找了你整整18天!"女人的声音在颤抖。
张浩闭上眼睛,心脏砰砰直跳。
展开剩余96%完了。
他们终于还是找到他了。
那天老人死了,现在家属找上门来,肯定是要他赔钱......
01
18天前,10月15日,下午3点。
张浩刚从公司辞职,拎着装满个人物品的纸箱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34岁,失业,存款不到五万,还有个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。
他不知道未来在哪里。
走到人民路地铁站外的时候,他看到前面围了一群人。
"有人晕倒了!"
"快叫救护车!"
张浩本来想绕开,但不知道为什么,他还是挤了进去。
人群中间,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地上,脸色发青,已经没有了呼吸。
周围的人都在看,但没有人敢上前。
"会不会是碰瓷的?"
"别碰他,万一讹上你怎么办?"
"还是等救护车来吧。"
张浩看着老人,想起了自己的父亲。
父亲去年也是突发心梗,幸好当时有人帮忙送医院,才捡回一条命。
"让一让!"
张浩把纸箱往地上一扔,冲进人群。
他跪在老人身边,先检查了呼吸和脉搏——都没有了。
"心脏骤停!"张浩喊了一声,立刻开始做心肺复苏。
他曾经在公司学过急救培训,虽然很久没用过,但手还记得那些动作。
按压,人工呼吸,按压,人工呼吸......
张浩的额头很快就冒出了汗。
"救护车还有多久?"他抬头问。
"已经打了,说十分钟到。"有人回答。
十分钟,太久了。
张浩继续按压,手臂开始发酸,但他不能停。
五分钟,十分钟,十五分钟......
救护车终于到了。
医护人员冲下来,接替了张浩的位置。
"病人情况很危急,需要马上送医院。"医护人员说,"你是家属吗?"
"不是,我只是路过。"张浩喘着粗气说。
"那你跟车一起去吧,到医院要有人签字。"
"我......"张浩犹豫了一下。
但看着医护人员期待的眼神,他还是上了救护车。
02
在医院,医生对老人进行了抢救。
张浩坐在走廊的椅子上,看着急救室亮着的红灯,心里很不安。
他想起地上那个纸箱,里面还有他的工作证和一些重要文件。
算了,先救人吧。
一个小时后,急救室的门开了。
医生走出来,摘下口罩,表情凝重:"病人的情况很严重,是急性心肌梗死。虽然您在现场做了心肺复苏,争取了宝贵的时间,但病人的心脏损伤太严重了。"
"他......他还活着吗?"张浩问。
"现在还活着,但情况不乐观。"医生说,"需要马上做手术,但手术风险很大。家属来了吗?"
"我不是家属,我只是路过救人的。"张浩说。
"那你能联系到家属吗?"
"我不认识他,他身上有手机吗?可以打给他的家人。"
护士拿出老人的手机,但需要指纹或密码才能解锁。
"这样吧,你先帮忙办理入院手续,费用的话......"
"我没钱。"张浩直接说,"我今天刚失业。"
医生和护士对视一眼,都有些为难。
"那这样,你在这里等一下,我们先联系警察,看能不能找到家属。"
张浩点点头。
但坐在走廊里,他越想越不对劲。
如果老人出了什么事,家属会不会怪他?
虽然他是救人的,但老人毕竟是在他的"治疗"下进的医院。
而且现在社会上,讹人的事情太多了。
万一家属不讲理,非说是他害的......
他现在失业,家里还有妻子和孩子,根本经不起折腾。
张浩越想越害怕。
趁着医生护士都在忙,他悄悄离开了医院。
走到医院门口,他回头看了一眼,心里很愧疚。
但他告诉自己,他已经尽力了。
他救了老人一次,已经仁至义尽了。
03
回到家,妻子正在哄孩子睡觉。
"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?纸箱呢?"妻子问。
"落在路上了。"张浩敷衍道。
他没有把救人的事告诉妻子。
那天晚上,张浩失眠了。
他一直在想那个老人。
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。
不知道家属找到了没有。
不知道他走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第二天早上,张浩打开新闻,想看看有没有相关报道。
果然,他看到了一条新闻:"老人街头突发心梗,热心市民跪地抢救。"
新闻里有监控拍到的视频,虽然不是很清楚,但能看到他跪在地上给老人做心肺复苏的画面。
评论区有人在夸他:"正能量!"
也有人在质疑:"为什么救了人就走了?是不是心虚?"
还有人说:"现在的年轻人啊,做好事都不敢留名了,怕被讹。"
张浩看着这些评论,心里五味杂陈。
他继续往下翻,看到了一条更新的新闻:"老人经抢救无效,不幸离世。家属正在寻找当时救助的年轻男子。"
张浩的手开始颤抖。
老人死了。
虽然他知道老人情况很严重,但真的看到这个消息,他还是很难受。
更让他害怕的是,家属在找他。
为什么找他?
是要感谢他吗?
还是要追究责任?
张浩不敢想。
他关掉手机,决定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。
反正监控画面不清楚,没人能认出他来。
04
接下来的几天,张浩一直在找工作。
他投了很多简历,但都石沉大海。
34岁,在职场上已经不算年轻了。
而且他没有特别出众的技能,很多公司都不要他。
家里的存款越来越少,妻子虽然没说什么,但脸上的愁容越来越重。
有一天晚上,孩子生病了,发烧到39度。
张浩和妻子连夜把孩子送到医院。
医生说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,开了些药就好了。
但光是挂号、检查、拿药,就花了六百多块。
回家的路上,妻子抱着孩子,红着眼睛说:"老张,我们是不是太难了?"
张浩握着妻子的手,说不出话来。
他想起那天躺在地上的老人,想起医生说的手术费。
如果那是他的父亲,他肯定会拼了命地去救。
但现在,他连自己的孩子看病都觉得吃力。
人生,怎么会这么难?
05
第十天,张浩终于接到了一个面试通知。
是一家小公司,做销售的,底薪不高,但有提成。
张浩去面试了,表现还不错,老板当场就说可以来上班。
"明天就来吧,试用期三个月,能不能留下看你的业绩。"老板说。
"好的,谢谢老板!"张浩很激动。
虽然这份工作不算理想,但至少有了收入来源。
回家的路上,张浩看到街边又多了几条横幅。
"寻找10月15日救助老人的年轻男子!"
横幅上的监控截图,就是他跪在地上做心肺复苏的画面。
张浩快步走过,生怕被人认出来。
他心里很矛盾。
一方面,他觉得自己做了好事,应该理直气壮。
另一方面,他又害怕家属找上门来。
这个社会,好人不一定有好报。
他不敢赌。
06
第十五天,张浩在新公司已经工作了五天。
虽然很累,但他很努力。
那天下午,他在外面跑业务,路过一个小区,看到小区门口也拉了一条横幅。
还是那句话:"寻找救命恩人!"
这次的横幅更大,更醒目。
张浩站在横幅下面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"你也看到这个横幅了?"
旁边一个大爷突然说话。
张浩点点头:"是啊。"
"听说这家人为了找救人的年轻人,把整个城市都贴满了横幅。"大爷感慨地说,"也不知道那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出现。"
"可能是怕被讹吧。"张浩小声说。
"讹?"大爷摇摇头,"我看不像。听说这家人条件很好,老爷子退休前是个局长,家里有钱得很。他们找人应该是要感谢的。"
局长?
张浩愣了一下。
"但是啊,现在年轻人也是被吓怕了。"大爷继续说,"这些年确实有些老人碰瓷讹人,搞得大家都不敢做好事了。"
"是啊......"张浩应了一声。
"不过我觉得,好人还是应该站出来的。"大爷看着横幅,"那个年轻人救了人,就算老人最后没救活,那也不是他的责任。他应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。"
张浩沉默了。
是啊,他应该站出来的。
可是他不敢。
他不敢拿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去赌。
告别了大爷,张浩继续去跑业务。
但一整个下午,他都心不在焉。
那天晚上,他又失眠了。
他想起老人躺在地上的样子,想起自己跪在地上做心肺复苏的场景,想起医生说"病人情况很严重"的表情。
他救了老人吗?
还是害了老人?
如果他不救,老人会不会就这样安详地离开,而不用经历那些痛苦的抢救?
如果他留在医院,老人是不是就能多一分生存的机会?
这些问题,在他脑海里反复出现,让他无法入睡。
第十八天的早上,张浩像往常一样去上班。
他走到公交站台,准备等车。
就在这时,他看到了对面商场外墙上的那条巨大横幅。
然后,他听到了身后那个女人的声音......
"你就是那天救我爸的人?"
张浩僵在原地,大脑一片空白。
女人走到他面前,眼睛红肿,看起来哭了很久。
"对不起,我不是......"张浩想解释,但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"是你!我认出来了!"女人突然抓住张浩的手臂,"你的衣服,你的背包,跟监控里一模一样!"
张浩下意识地想甩开她的手,但女人抓得很紧。
"你别跑!我们找了你整整18天!"女人的声音在颤抖,"你知道我们有多着急吗?"
"我......"张浩的声音也在颤抖,"你们找我干什么?"
"你还问干什么?"女人的眼泪流下来,"我爸因为你......"
她说不下去了,泣不成声。
张浩的心咚地沉了下去。
果然。
他们是来找他算账的。
旁边的两个男人也围了上来,其中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,应该是女人的弟弟。
"你就是救我爸的人?"男人盯着张浩,表情很复杂。
"我......"张浩咬咬牙,"对,是我。但我不是故意的,我当时看到老人晕倒,就想救他,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......"
"你救了他,为什么要走?"男人问。
"我......"张浩说不出话来。
"你是不是怕被讹?"男人继续问。
张浩低下头,没有回答。
"你知道吗,我爸那天在医院,一直在问救他的人在哪里。"女人哽咽着说,"他说他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,那个人就走了。"
谢谢?
张浩愣住了。
"我爸最后的遗愿,就是想见见你,想当面谢谢你。"女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,"但是你走了,我们找不到你。我爸就这样带着遗憾走了......"
张浩感觉喉咙被什么堵住了,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"你知道这18天,我们是怎么过的吗?"男人的声音有些激动,"我们贴了上百条横幅,发了上千条寻人启事,每天在那个地铁站外守着,就是想找到你。"
"不是为了别的,就是想说声谢谢。"女人擦着眼泪,"但是你一直不出现,我们还以为......还以为你是怕我们找你麻烦。"
张浩的眼眶湿润了。
"对不起......"他终于开口,声音很小,"我真的......真的很害怕......"
"你怕什么?"男人问。
"我怕你们......怕你们怪我没救活老人......"张浩的眼泪流了下来,"我怕你们讹我,怕你们让我赔钱......我刚失业,家里还有刚出生的孩子,我真的经不起折腾......"
这番话说完,几个人都沉默了。
女人松开了抓着张浩的手,往后退了一步。
"原来是这样......"她喃喃地说,"原来你是因为怕这个,才不敢出现......"
"对不起,对不起......"张浩不停地道歉,"我不应该这么想,我应该相信你们的......对不起......"
空气凝固了。
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,都在看着他们。
就在这时,那个年纪稍大的男人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。
"这是我们老爷子留给你的。"他把信封递给张浩。
张浩颤抖着手接过信封。
信封很厚,沉甸甸的。
"打开看看吧。"男人说。
张浩慢慢打开信封,里面是一封信,还有......
一张银行卡。
张浩的手抖得更厉害了。
就在他准备打开那封信的时候,女人突然说了一句话,让张浩整个人都僵住了——
"我爸留给你的,不只是这些......"
07
张浩呆呆地看着手里的信封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"这里不方便说话。"男人说,"能跟我们去一趟吗?我们想好好跟你谈谈。"
张浩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。
他给公司打了个电话,请了半天假,然后跟着他们上了车。
车子开到了一个高档小区,停在一栋别墅前。
"这是我家。"女人说,"请进吧。"
走进别墅,张浩更加不安了。
这么豪华的房子,老人家到底要给他什么?
进了客厅,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。
照片里,那个老人笑得很慈祥,旁边是女人和男人,还有他们的家人。
"坐吧。"女人招呼张浩坐下,"我先自我介绍一下,我叫李梅,是老人的女儿。这是我弟弟李强。"
"你好,我叫张浩。"张浩紧张地说。
"张先生,谢谢你那天救了我爸。"李梅的眼睛又红了,"虽然我爸最后还是走了,但你让他多活了几天,让我们有机会见到他最后一面,跟他说最后的话。"
"对不起,我应该留在医院的......"张浩愧疚地说。
"不,不怪你。"李强摇摇头,"是我们理解你。现在这个社会,好人确实不好当。"
"我爸生前就说,他理解你为什么走。"李梅说,"他说,如果他是你,可能也会做同样的选择。"
这番话,让张浩的眼泪又流了下来。
"但我爸也说,他不希望这个社会就这样下去。"李强站起来,走到窗边,"他不希望好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好事。"
"所以,我爸留了些东西给你。"李梅把那封信递给张浩,"你打开看看吧。"
张浩颤抖着打开信,开始读那封信。
信是老人手写的,字迹有些颤抖,但每一个字都写得很认真。
"亲爱的年轻人:
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可能已经不在了。
首先,我要谢谢你。谢谢你在我最危急的时候,没有选择冷漠地走开,而是勇敢地伸出了援手。
我知道,你可能会害怕。害怕我的家人会怪你,会讹你,会给你带来麻烦。
但我想告诉你,我的家人不是那样的人。他们会感激你,会尊重你,会把你当成恩人。
我这辈子,做了四十年的公务员,见过太多人性的善恶。
我见过有人为了钱财不择手段,也见过有人为了正义舍生忘死。
我见过这个社会最黑暗的一面,也见过它最光明的一面。
而你,是那个光明的一面。
你让我看到,这个社会还有希望,还有善良,还有温暖。
所以,我想用我最后的一点力量,做一件事。
我想帮助你,也想通过你,帮助这个社会。
在这封信里,有一张银行卡,里面有五十万。这不是给你的报酬,而是给你的支持。
我听我的家人说,你刚失业,家里有妻子和孩子,生活压力很大。
这笔钱,希望能帮你渡过难关。
但我更希望,这笔钱能让你明白一个道理:做好事,不会吃亏。
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。
需要更多愿意在别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。
需要更多不计回报、不求名利的人。
我知道,你可能会觉得这笔钱太多了,不敢要。
但请你记住,这是一个老人最后的心愿。
如果你真的觉得愧疚,那就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。
当你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请不要犹豫,请勇敢地伸出援手。
就像你当初帮助我一样。
最后,再次谢谢你。
谢谢你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看到了人性的光辉。
一个感激的老人
李建国"
读完信,张浩已经泪流满面。
08
"这......这太贵重了......"张浩把银行卡推回去,"我不能要。"
"不,你必须要。"李梅坚持,"这是我爸的遗愿。"
"可是我......"
"张先生,我爸说得对。"李强说,"你救了我爸,我们应该感谢你。虽然我爸最后还是走了,但你给了我们跟他告别的机会。这份恩情,我们永远不会忘记。"
"而且,这笔钱对我们家来说,不算什么。"李梅说,"我爸是个清廉的干部,但他一生积蓄还是有一些的。他把一部分留给了我们,一部分捐给了慈善机构,这五十万,是他特意留给你的。"
"我......"张浩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"你不用有心理负担。"李强说,"我爸生前就说过,如果不是你,他可能当场就走了。是你让他多活了几天,让他有机会跟我们交代后事,跟我们说最后的话。这份恩情,是无价的。"
"而且,我爸还有一个心愿。"李梅拿出另一份文件,"他希望你能帮他完成。"
张浩接过文件,是一份公益基金的章程。
"我爸生前一直想成立一个公益基金,专门帮助那些做好事却遭遇不幸的人。"李强解释,"比如救人反被讹,见义勇为受伤却得不到赔偿,等等。"
"我爸说,这个社会需要改变。需要让好人有好报,让做好事的人不再害怕。"李梅说,"所以他想成立这个基金,用实际行动来支持那些善良的人。"
"我爸本来想亲自做这件事,但他的身体......"李强没有说下去。
"所以,我爸希望你能帮他完成这个心愿。"李梅看着张浩,"你是第一个受益人,也是这个基金的见证者。我爸希望,你能成为这个基金的形象大使,用你的故事,鼓励更多人做好事。"
张浩震惊地看着他们。
"我......我可以吗?"
"可以。"李强肯定地说,"我爸相信你,我们也相信你。"
"而且,这个基金不只是我爸的心愿,也是我们全家的心愿。"李梅说,"我们已经准备了一千万启动资金,准备正式成立这个基金。我们希望,通过这个基金,让更多好人得到应有的支持和保护。"
张浩听着这些话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他想起那天在地铁站外,他犹豫了很久才决定救人。
他想起在医院,他因为害怕而选择离开。
他想起这18天,他每天都在焦虑和愧疚中度过。
而现在,他终于明白,他的选择是对的。
虽然过程很曲折,虽然经历了很多恐惧和不安,但最终,他收获了尊重和感激。
"我愿意。"张浩擦干眼泪,"我愿意帮老人完成这个心愿。"
09
接下来的一个月,发生了很多事。
李家正式成立了"建国公益基金",专门帮助那些做好事却遭遇不幸的人。
张浩成为了基金的第一个受益人,也是基金的形象大使。
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很多人被他的经历感动,纷纷表示支持。
也有很多人站出来,分享自己做好事的经历。
其中有个故事,让张浩印象深刻。
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孩,她在公交车上救了一个突发癫痫的乘客。
但事后,有人在网上造谣,说她是在"作秀"。
女孩受到了很大的压力,甚至一度想放弃做好事。
但看到张浩的故事后,她重新找回了信心。
"谢谢你,张先生。"女孩给张浩发了条私信,"你的故事让我明白,做好事虽然有风险,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。"
张浩看到这条消息,心里很感动。
原来,他的经历,真的能影响到别人。
原来,一个人的善举,真的能改变这个社会。
半年后,"建国公益基金"已经帮助了上百个做好事的人。
有救人反被讹的,基金帮他们打官司,还他们清白。
有见义勇为受伤的,基金支付他们的医疗费,帮他们恢复生活。
有做好事却被网络暴力的,基金帮他们澄清事实,恢复名誉。
这个基金,真的在改变着这个社会。
而张浩,也在这个过程中,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
他不再只是一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,而是一个用实际行动传递善意的人。
10
一年后的10月15日,是老人离世一周年的日子。
李梅和李强邀请张浩去扫墓。
他们来到墓地,在老人的墓碑前献上鲜花。
"爸,我们来看您了。"李梅的眼睛红了,"您放心,您的心愿,我们都在努力实现。"
"建国公益基金已经帮助了三百多个人。"李强说,"您的故事,也影响了无数人。"
"而张浩,也在用自己的方式,传递着您的善意。"李梅看向张浩。
张浩走上前,在老人的墓碑前深深鞠了一躬。
"老人家,谢谢您。"他说,"谢谢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还在为这个社会做贡献。谢谢您相信我,支持我。"
"我会一直做下去的。"张浩继续说,"我会用我的余生,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我会告诉大家,做好事不会吃亏,好人一定有好报。"
"我会让您看到,这个社会,因为您,因为我们,变得更加美好。"
说完,张浩又深深鞠了一躬。
墓碑上,老人的照片笑得很慈祥。
就像在说:孩子,你做得很好。
下山的路上,李梅对张浩说:"谢谢你,张浩。谢谢你帮我爸完成了心愿。"
"不,应该是我谢谢你们。"张浩说,"是你们,是老人,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。"
"你知道吗,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。"张浩继续说,"失业,没钱,养不起家。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价值。"
"但现在,我知道了。"张浩笑了,"我的价值,不在于我赚了多少钱,做了多大的官。而在于我帮助了多少人,温暖了多少心。"
"说得好。"李强拍拍张浩的肩膀,"我爸泉下有知,一定会很欣慰的。"
11
又过了一年。
张浩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他在一家企业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,薪水不高,但够养家糊口。
业余时间,他全身心投入到"建国公益基金"的工作中。
他走遍全国各地,宣讲做好事的故事,鼓励更多人伸出援手。
他帮助了很多像他一样,因为做好事而陷入困境的人。
他用自己的经历,告诉大家:做好事不会吃亏,好人一定有好报。
慢慢的,社会风气开始改变。
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。
越来越多的人相信,这个社会是有温度的。
有一天,张浩在路上又看到一个老人晕倒了。
这一次,他没有犹豫。
他冲上去,跪在地上,开始做心肺复苏。
周围的人也没有冷漠地站着,而是有人帮忙拨打120,有人帮忙维持秩序,还有人拿出手机录像,说是要作证。
"大家放心,我们都是证人!"有人大声说,"这个小伙子是在救人,不是碰瓷!"
张浩听到这话,眼眶湿润了。
这个社会,真的在改变。
那天晚上,张浩回到家,妻子已经做好了晚饭。
"老公,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?"妻子问。
"因为我今天又救了一个人。"张浩笑着说,"而且这一次,我一点都不害怕。"
"为什么不害怕?"
"因为我知道,这个社会,已经不一样了。"张浩说,"好人有好报,不再只是一句空话。"
妻子看着他,眼里满是欣慰。
"老公,我为你骄傲。"
那天晚上,张浩睡得很香。
他梦到了那个老人。
老人笑着对他说:"孩子,谢谢你。"
张浩也笑了:"不,老人家,应该是我谢谢您。"
12
三年后的今天。
"建国公益基金"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公益组织。
它帮助了上千个做好事的人,影响了无数人。
张浩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公益人士。
但他依然保持着当初的那份初心:
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有记者采访他:"张先生,您后悔当初救那个老人吗?"
"不后悔。"张浩坚定地说,"虽然过程很曲折,虽然我经历了很多恐惧和不安,但最终,我收获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。"
"是什么?"
"是善意的传递,是人性的光辉,是社会的温暖。"张浩说,"我现在明白了,人活着,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因为自己而变得更好一点点。"
"那您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?"
张浩想了想,对着镜头说:
"我想告诉大家,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好事。"
"这个社会,需要更多的温暖,更多的善良。"
"当你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请不要犹豫,请勇敢地伸出援手。"
"因为你的一个善举,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甚至改变整个社会。"
"记住,做好事不会吃亏,好人一定有好报。"
"就像那个老人说的: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。"
镜头前,张浩笑得很灿烂。
就像三年前,他跪在地上救人时一样,眼里满是善意和希望。
那一天,无数人看到了这个采访。
很多人被感动了,决定以后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。
而这,正是老人和张浩,最想看到的结果。
13
五年后。
张浩已经39岁了。
他依然在做公益,依然在传递善意。
"建国公益基金"已经帮助了超过五千个人,影响了数百万人。
这个社会,因为这个基金,因为无数个像张浩这样的人,变得更加温暖。
那天,张浩收到一个包裹。
打开一看,是李梅寄来的。
里面有一本相册,还有一封信。
"张浩:
五年了,谢谢你一直坚持着我爸的心愿。
这本相册里,是我爸生前的照片。
我想你应该更多地了解他,了解他的一生。
我爸这辈子,清廉正直,为人民服务了四十年。
他最大的心愿,就是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,更加温暖。
而你,帮他实现了这个心愿。
我相信,我爸在天上,一定会很欣慰。
最后,再次谢谢你。
李梅"
张浩翻开相册,一张张看着老人的照片。
年轻时的老人,意气风发。
中年时的老人,成熟稳重。
老年时的老人,慈祥和蔼。
最后一张照片,是老人在医院的病床上,虚弱地笑着。
张浩的眼泪流了下来。
"老人家,您放心。"他对着照片说,"我会一直做下去的。我会让更多人知道,做好事不会吃亏,好人一定有好报。"
"我会让这个社会,变得像您期待的那样,温暖而美好。"
窗外,阳光正好。
张浩抱着相册,笑了。
他知道,老人在天上,也在笑。
因为这个世界,正在变得越来越好。
而这一切,都始于五年前那个下午,一个34岁的男人,跪在地上,拼尽全力地救助一个陌生的老人。
那一跪,改变了他的人生。
也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。
更改变了这个社会炒股开户在线股票配资平台。
发布于:河南省凯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